穩定幣革命:加密貨幣挑戰Visa、萬事達霸主地位,能否重塑全球支付行業格局?

傳統支付巨頭Visa和萬事達正面臨來自科技公司和加密初創企業的強勁挑戰!穩定幣憑藉超低手續費、即時結算和繞過中間商的核心優勢,正強勢切入價值數千億美元的支付市場。這場變革將如何影響商戶成本、消費者體驗和加密貨幣的實際應用?本文將深度解析支付領域的這場“巨變”。

據彭博社報道,一場顛覆性的“地盤爭奪戰”正在全球數字支付領域上演——曾經的霸主Visa Inc.(維薩)和Mastercard Inc.(萬事達)正被迫進入防御狀態。

科技巨頭與加密初創企業正借助一種新型貨幣——穩定幣(Stablecoin),強勢進軍由Visa和萬事達長期主導的支付領域。它們向商戶拋出了一個難以抗拒的誘人方案:更低廉的手續費、更快速的資金結算(即時結算),以及一個完全繞開兩大巨頭的全新支付通道。

這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金融威脅。 穩定幣(通常與美元掛鉤)允許消費者直接從加密貨幣錢包向商戶付款,無需再經過銀行或傳統卡組織網路。僅去年一年,美國企業就支付了約1870億美元的刷卡手續費(Swipe Fees),其中大部分流經Visa和萬事達的系統。穩定幣有望顯著降低甚至徹底消除這筆“過路費”。

“很明顯,穩定幣最終可能對整個傳統金融(TradFi)服務商構成威脅,”麻省理工學院加密經濟學實驗室創始人Christian Catalini指出。“但信用卡網路絕不會坐以待斃。卡組織會積極推動與多種穩定幣合作,以維持其核心地位。”

這種壓力正促使Visa和萬事達重新定位自身——不再是老派的“收費站”,而是所有類型數字交易(包括那些最初旨在繞過它們的交易)的底層基礎設施。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即將簽署法案,對穩定幣發行商實施正式的聯邦監管,這兩家公司正大力宣傳其在穩定幣結算(Stablecoin Settlement)加密關聯卡(Crypto-Linked Cards) 等領域的長期投入成果。同時,它們也重點突出了在跨境支付解決方案(Cross-Border Payments Solution) 方面的舉措,而這正是穩定幣最熱門的應用場景之一。

巨頭的“吸星大法”:擁抱還是消化? Visa和萬事達有着悠久的“招安”歷史——通過將競爭威脅納入自身網路來化解危機,同時竭力維持其定價權。如今將穩定幣拉近,可能只是巨頭們又一次成功的“收編”表演。目前穩定幣市場規模已達2530億美元,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預測,未來幾年內將達到2萬億美元

穩定幣:加密貨幣的“實用主義”突破 穩定幣成爲金融顛覆故事的主角,標志着加密貨幣行業罕見地擺脫了其投機和賭博的固有印象。從這個意義上說,穩定幣提供了一種真正能改善金融體系效率的工具,終於賦予了加密社區一個具有社會實用價值的功能。

企業行爲開始轉向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沃爾瑪(Walmart Inc.)等大型零售商正考慮試點穩定幣支付。本月初,銀行技術服務商Fiserv Inc.推出了自己的法幣背書代幣(Fiat-Backed Token),以幫助中小金融機構跟上支付創新的步伐。

挑戰巨大:用戶習慣與信任壁壘 然而,取代卡組織網路絕非易事,尤其是在美國。消費者已習慣於信用卡獎勵(Credit Card Rewards)、欺詐保護(Fraud Protection)信貸便利(Credit Access)——這些優勢不易被替代。在收銀臺,穩定幣提供的直接優勢有限,且對許多人來說,加密貨幣仍感陌生或可疑。穩定幣餘額不享受FDIC存款保險,消費者保護措施也可能與常規銀行卡大相徑庭。對商戶而言,新技術可能帶來合規、稅務和運營風險

數字支付先鋒們正全力推進 盡管如此,數字支付的擁躉們仍在堅定前行。Shopify Inc.近期與Stripe Inc.等公司合作,允許商戶接受USDC(由Circle發行的美元穩定幣)。在後臺,整個支付過程完全無需觸及卡組織網路,而是完全在區塊鏈協議(Blockchain Protocol) 上處理。商戶可直接將USDC收入自己的加密錢包,或即時兌換爲法幣並結算到銀行帳戶。

Shopify將爲使用USDC支付的顧客提供1%的返現(Cash-Back),返現同樣以USDC支付。一家主流CEX也推出了自己的支付平台,支持更多電商平台接入穩定幣支付

“改變消費者支付習慣固然困難,但與過去不同,一場消費者支付偏好的劇變正在啓動,”支付諮詢公司Crone Consulting首席執行官Richard Crone表示。

Visa和萬事達的反擊 面對壓力,合計佔據美國信用卡交易額85%以上的Visa和萬事達不得不主動出擊。兩家公司都在強調其全球商戶覆蓋網路、欺詐防護能力、消費者隱私保護以及品牌信任度。例如,它們的代幣化技術(Tokenization Technology)可在在線購物時隱藏敏感帳戶信息以保護消費者。

“我們代幣化價值訪問已有很長時間,”Visa首席產品與戰略官Jack Forestell說,“目前這些代幣底層代表的價值,主要是銀行帳戶、信貸額度、借記卡和信用卡。但底層價值完全可以是穩定幣或其他加密貨幣。”

擁抱數字未來 兩家巨頭至少從2021年起就開始嘗試將穩定幣整合進其生態系統。如今,圍繞穩定幣技術重新燃起的熱情將這些努力再次推向聚光燈下,並推動了更大的投資。例如,Visa Ventures今年早些時候投資了穩定幣基礎設施提供商BVNK。金融機構可利用該平台發行法幣背書的數字代幣。

萬事達近期宣布加入Paxos Global Dollar Network,允許Paxos協助其網路上的機構鑄造和贖回名爲USDG的穩定幣,同時支持包括Fiserv的FIUSD、PayPal的PYUSD和Circle的USDC在內的多種穩定幣。

該網路還賦予用戶對支付路由的精細控制權。一筆低於100美元的交易可能從支票帳戶扣款,較大金額則使用信貸額度,而向特定商戶付款則從加密錢包支出——所有這些都綁定在同一個支付身分(Single Payment Identity) 下。

“我們不應假設穩定幣會在一夜之間取代現有的銀行卡支付或法幣,”萬事達首席產品官Jorn Lambert表示,“我們認爲這更多關乎新用例和新機遇,而非取代現有體系,尤其是在匯款(Remittances)、資金發放(Disbursements)和企業間支付(B2B Payments) 領域。”

Visa的Forestell指出,之前的每一次顛覆——從移動錢包到先買後付(BNPL)——都曾引發類似的警告。最終,企業的適應力贏得了勝利。

“作爲加密原生用戶,你們可以互相轉帳,” Forestell說,“但若想將其大規模用於日常支付,你們需要超大規模的連接性(Hyperscale Connectivity),而我們提供了通往這一目標的最佳入口(Best On-Ramp)。”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