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持幣即需實名?香港穩定幣KYC義務的真實邊界
最近關於香港穩定幣監管的討論愈發熱烈。 網路上出現了不少解讀,認爲“穩定幣持有者都需要實名認證(KYC)”,這引發了廣泛爭議:
這些聲音不無道理,但是否真的準確反映了香港金管局(HKMA)的監管意圖?我們深入研讀了兩份關鍵文件——《穩定幣發行人監督指引》和《反洗錢與反恐融資指引》後,得出了一個更具技術細節和法律邊界的答案:
???? 不是所有持幣人都要KYC,前提是發行商能證明其風控機制足夠有效。
本文將從客戶 vs 非客戶、Primary vs Secondary Market 的劃分出發,梳理穩定幣KYC的適用邏輯,闡明監管的真正底線,並提供對項目方和合規團隊都適用的判斷框架。
誰是客戶,誰不是客戶?
首先我們要明確:在HKMA的監管框架中,“穩定幣持有者”並不等同於“穩定幣發行商的客戶”。
根據《反洗錢與反恐融資指引》第4章的定義,只有當用戶直接向發行商請求發行或贖回穩定幣,或者建立了業務關係時,才會被視爲“客戶”(customer stablecoin holder),這部分人需要嚴格執行KYC/KYB流程。
而在鏈上接收、轉帳、交易穩定幣,但從未直接與發行商交互的用戶(例如通過DEX買入或錢包之間轉帳獲得穩定幣的用戶),則被歸類爲“非客戶穩定幣持有人”(non-customer stablecoin holders),原則上不需要KYC。
如下圖所示,只有在 Primary Market 中的機構用戶才被視爲客戶(customer),而 Secondary Market 中的參與方並不是 HKMA 監管框架中定義的客戶。
然而,這並不意味着他們就完全脫離了監管視野。指引第5章明確指出:發行商對所有流通中的穩定幣都負有持續監控的義務,包括客戶和非客戶所持有的部分。
KYC不是唯一方式,但它是監管底線
許多引發誤解的解讀,往往忽略了HKMA設置的一個重要前提:
換句話說,KYC不是唯一的手段,但它是最後的底線。
如果發行人採用了諸如區塊鏈分析工具、地址黑名單、交易風險評分、錢包畫像與凍結機制 (5.10)等方式來監控幣的流向和用途,並且能夠讓HKMA“滿意”(to the HKMA’s satisfaction - 5.11),那麼這些技術性風控措施可以作爲替代,不必強制對所有持幣人逐一KYC。
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或者這些措施在實際中被證明不足以防範風險,那監管預期就會自動回退到最保守選項——對所有持幣人執行身分識別,不論其是否爲客戶。這裏需要注意,即使需要對持幣人做 KYC,穩定幣發行商可以將進行 KYC 的流程交給 VASP 和可信第三方進行。
對於發行商,是一道“二選一”的選擇題
對穩定幣發行商來說,這其實是一個“二選一”的合規抉擇:
從監管角度看,這種設計其實並不保守,而是將技術能力與監管義務掛鉤:你可以不實名每一位用戶,但你必須有本事控制風險。否則,就得回到最原始的辦法——做KYC。
這也是本文希望釐清的重點:
“穩定幣持有人是否需要KYC”:不是一個可以一刀切的問題,而是取決於發行商的風控能力是否值得信任。
結語:監管明確了,技術該交卷了
穩定幣的監管不是在封鎖技術,而是在設立一條清晰的紅線:
你可以選擇技術方案去替代實名,但你不能回避風險控制的責任。
對發行商來說,最關鍵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做KYC”,而是——有沒有能力讓HKMA相信你可以不做。
在“同樣活動、同樣風險、同樣監管”的原則下,穩定幣作爲一種準支付工具,正走向與傳統金融相同的合規要求。對Web3項目而言,這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監管明確了,技術該交卷了。
最後給出一個速覽表,方便對監管要求進行快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