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混用穩定幣!解讀「支付型」與「收益型」的核心區別

robot
摘要生成中

撰文:@Jacek_Czarnecki,前 Sky 法律主管

編譯:J1N,Techub News

穩定幣的兩個核心用途

支付型穩定幣:提供資金轉移功能

收益型穩定幣:提供貨幣增值功能

這種區分簡潔明了,對用戶理解穩定幣的分類很有幫助,可以爲許多人提供啓發。即指導我們如何設計穩定幣,以適應應用、用戶體驗、監管和用例。其他更完善穩定幣的分類如超額抵押、掛鉤機制、去中心化或受監管等,仍然重要。

穩定幣被廣泛視爲加密貨幣的突破性用例。但爲了擴大規模,我們需要一個更加以用戶爲中心的框架。你不應該用收益型穩定幣去日常買咖啡。將兩種穩定幣合並爲一個類別就像把你的薪水存入對沖基金,這樣的話技術上可行,但意義不大。

當然,這其中分類的界限較爲模糊。穩定幣事實上可以扮演任何一種角色,每種設計都有其自身的風險。在這裏,我重點關注其主要用戶目的。我們可以細化這種區別,使其不那麼簡單:

支付優先的穩定幣:盡可能保持與法幣 1:1 掛鉤;旨在實現即時支出和低成本結算;通常,收益由發行人獲取;不過同時也可以在借貸市場上借出穩定幣以獲取收益。

收益優先的穩定幣:仍然以掛鉤爲目標,但通常將特定收益策略的收益傳遞給持有人;通常持有,而不是使用,同時也有許多奇特的收益策略可供選擇。

如上所述,穩定幣可以進行角色轉換,從支付型轉換爲收益型,反之亦然。然而,支付型與收益型的轉換有助於提供更智能的用戶體驗、更清晰的監管和更便捷的採用。兩者的都與法幣錨定,但其使用的目的不同。

這個簡單的框架採用了市場驅動的視角。基於人們實際使用穩定幣的方式,而非法規或規章。監管機構已經回應了這種分歧:想想美國《天才法案》(GENIUS Act)中的「支付穩定幣」。像我最喜歡的 @SkyEcosystem 我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將支付型穩定幣 USDS 與收益型穩定幣 sUSDS 分開。

爲什麼要將穩定幣分成支付型與收益型?

不同的風險框架

衡量收益型代幣的標準應包括:收益來源及其健康狀況、策略集中度、贖回/退出風險、錨定穩定性、槓杆使用、協議風險敞口等。支付型代幣則需要更加關注錨定穩定性、市場深度和流動性、贖回機制、儲備質量和透明度以及發行人風險。一刀切的指標並不適用。

零售採用

這種區別符合 TradFi 的思維模式,並減少了用戶的困惑和錯誤。新用戶不應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持有復雜的收益代幣。

更好的用戶體驗

像錢包這樣的提供商應該避免混淆支付和收益穩定幣,以免用戶感到困惑。這將帶來更簡潔、更智能的錢包用戶體驗。經驗豐富的用戶完全了解其中的區別,但用戶體驗中應該提供適當的標籤,以便即使是新手也能清晰地理解。這也將使新型銀行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更容易整合。當然,真正的用戶體驗障礙不僅僅是標籤,而是尾部風險的教育。

機構採用

收益/支付區別與現有的金融類別相一致,改善了會計和風險分離,並支持監管清晰度。

更好的監管

支付型穩定幣和收益型穩定幣的監管將有所不同。這些產品的風險狀況不同,監管機構自然會加以區分。支付和投資(通常指證券)在各地受到幾乎完全不同的監管制度的約束並非偶然。立法者已經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美國的《GENIUS法案》和歐盟的《MiCAR法案》都承認了這一點。這並不意味着某些支付型穩定幣永遠無法提供收益(正如《GENIUS法案》中所討論的那樣),但它就像衆多投資產品中的一個儲蓄帳戶。

雖然這並非是完美的分類模型。但它是引導產品、用戶和政策的最簡單方法。這樣分類存在一些缺點:

收益是一個復雜的類別,涵蓋各種子類型。它們在結構、風險和用例方面各不相同。有些借貸給 DeFi,有些質押以太坊,還有一些購買美國國債。毋庸置疑,這是一個宏觀總稱,而且隨着市場逐漸成熟,尤其是監管機構的介入,可以預見收益穩定幣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隨着時間的推移,「收益穩定幣」的概念可能會逐漸分解成更具體、更清晰的類別。

誰獲得收益?如果收益沒有傳遞給用戶,那麼就會有其他參與者(通常是發行人)獲得收益。如上所述,穩定幣可以從「發行人收益」轉變爲「持有人收益」。此外,穩定幣用戶可以在借貸市場賺取收益,但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收益型穩定幣是否與二級收益來源有足夠區別尚不確定。

有人認爲,我們應該將這一更廣泛的類別稱爲「收益代幣」,而不是「收益穩定幣」。這很合理。但在實踐中,收益穩定幣已成爲一個獨特的子類別,具有穩定的錨定機制和特定的用戶角色。它們通常被視爲與非穩定幣代幣化的風險資產(RWA)、流動性權益代幣(LST)或不同的 DeFi 結構化收益產品不同的類別。我們將觀察這種趨勢如何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展,因爲這些界限通常比較模糊,例如重新調整收益穩定幣的基準。

支付穩定幣或許有一天會提供收益。監管將界定這些界限。MiCAR 禁止此類穩定幣。《GENIUS 法案》對此進行了辯論。市場將相應地做出調整。

這些擔憂確實存在。然而,將「穩定幣」單獨討論毫無意義。支付與收益的劃分是基礎性的,而且早就應該進行了。我們應該明確地定義它,並圍繞它進行構建。如果你的穩定幣無法輕易地歸入任何一類,也請明確說明。並且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研究,特別是針對模糊界限的資產(如錨定代幣)或存在於界限之外的資產(如非穩定收益代幣和代幣化的 RWA)。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