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開啓啦,現貨、合約、Alpha齊上線!
📝 在Gate廣場發帖,曬出你的交易體驗或精彩截圖,瓜分$1,000大獎池!
🎁 廣場優質創作者5名,每人獨享$100合約體驗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瀏覽量前十再得$50獎勵!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創發帖(不少於20字,僅用活動標籤)
3️⃣ 若分享到推特,請將連結提交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單可多次提交,發布更多帖文可提升獲獎機會!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條體驗,都有機會贏取大獎!快在Gate廣場show出你的操作吧!
亞洲Web3版圖重塑:新加坡收緊監管 香港積極招商
亞洲Web3格局重塑:新加坡收緊監管 香港積極招商
近期,亞洲Web3中心的歸屬權再次成爲焦點。新加坡金管局(MAS)突然以嚴格姿態出臺Web3新規,震動了整個東南亞加密生態。與此同時,香港立法會議員公開歡迎新加坡的Web3企業遷移,表示願提供政策和落地協助。這一系列動向反映了Web3領域全球金融與技術的協同競爭態勢。
新加坡監管收緊引發行業震蕩
5月30日,新加坡金管局發布DTSP新規,要求所有從事加密代幣相關業務的機構和個人在6月30日前取得DTSP牌照,否則必須停業。該規定涵蓋範圍廣泛,包括交易平台、錢包服務商、DeFi協議、NFT市場,甚至包括發布加密研究內容的意見領袖。新規的三大特徵是:即刻執行無過渡期、全面覆蓋、零容忍。
特別引發爭議的是"營業場所"定義的擴大。即使僅在新加坡"居家辦公"並服務海外用戶,也被納入監管對象,使許多創業者感到難以避免。
6月6日,MAS發布補充說明,試圖緩解市場誤解與恐慌,但實質上並未放松監管要求:
這次澄清表明,MAS意在精準打擊具有潛在跨境洗錢風險的"境外服務提供者",而非全面封殺Web3行業。但同時也釋放出明確信號:新加坡金融監管正從"開放試驗"轉向"防風險優先"。這可能終結其"亞洲加密天堂"的寬松形象,使許多初創項目面臨高額合規或遷移的困境,預示着新加坡Web3生態正進入合規重塑期。
香港開放監管與政策優勢顯現
與新加坡形成鮮明對比,香港正通過更具彈性的合規體系加速擁抱Web3。
自2022年發布《有關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以來,香港逐步落實了VATP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穩定幣監管條例、場外交易合規化等核心制度,爲市場提供了明確預期。目前已有10家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獲得牌照,並允許散戶參與交易。
在推進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虛擬資產質押、衍生品試點等多個細分領域的產品創新方面,香港也取得實質進展:
今年4月,全球首只代幣化貨幣市場ETF在香港獲批並落地,成爲亞太區最大的虛擬資產ETF市場。
5月30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頒布《穩定幣條例》,爲穩定幣發行與使用設定監管框架。
在資本吸引與創業配套方面,香港也在加大資源投入:
相比新加坡愈發嚴格的環境,香港此時顯得更爲"友好",更適合創業者進行市場探索與試驗性創新。
香港:新中心還是過渡站?
盡管香港釋放出"願意承擔更多角色"的姿態,但行業仍需對現實保持冷靜。
香港目前仍面臨諸多挑戰:政策執行落地進度不均衡,基礎設施與配套服務仍不完善,稅收政策細則有待明確。
對創業者而言,"遷移香港"並非一拍即合的決策,而是"無更優選項下的次優選擇"。有觀點認爲,與其在香港重新建立陣地,不如直接轉向迪拜等政策寬松、環境成本低的加密友好地區。韓國新政府的加密政策也值得關注。
因此,當前的香港更像是新加坡退後後的"中繼站",而非立即具備全套生態閉環的新樞紐。
結語:港新之爭反映亞洲Web3生態演變
監管的搖擺、政策的差異、生態的演化,都是Web3時代資本與創新力量博弈的外在表現。
這一次,新加坡選擇"立規",香港選擇"引流"。從長期來看,這並非非黑即白的較量,而是生態定位的分工重塑:新加坡可能演化爲合規資產管理中心,香港則承擔技術試驗場與亞洲資本樞紐的角色。
對創業者而言,關鍵不在於押注某個城市,而是始終保持對政策風向、監管尺度與市場空間的精準感知與快速應變能力。Web3的世界永遠處於流動狀態,真正的"避風港"或許不僅存在於地圖上,更存在於每個清醒決策的團隊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