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廠訂單下降,美國貿易談判進入關鍵階段

德國5月的工廠訂單降低了1.4%,超出分析師的預期,最新數據顯示。這一下降主要源於電子、電氣設備和金屬行業需求疲軟。國內訂單暴跌7.8%,而來自歐元區的訂單則下滑了6.5%。這一下降發生在德國官員急於在7月9日的最後期限之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之際。盡管出現了下滑,但3月至5月季度的新訂單比前一個季度增長了2.1%。這表明一些潛在需求仍然保持不變,證明德國的工業基礎盡管面臨不斷增加的阻力,但並未完全失去動力。

貿易談判對制造業的壓力

訂單降低的時機很重要。德國和更廣泛的歐盟正在努力在影響性關稅生效之前與美國達成框架貿易協議。歐洲官員正在考慮對大多數商品徵收臨時10%的關稅,並在換取暫停的情況下減少汽車和鋼鐵關稅。總理弗裏德裏希·梅茨敦促迅速採取行動,以減輕對核心產業的衝擊。

市場緊張。特朗普總統的50%關稅威脅籠罩着幾乎所有歐盟出口,如果到7月9日仍未達成協議。德國制造商身處交火之中;春末的貿易量激增可能掩蓋了潛在的疲弱。然而,訂單現在在潛在的新貿易壁壘出現之前正在重新正常化。

國內需求提供了緩衝

盡管急劇降低,溫和的信號出現了。歐元區以外的出口訂單增長了2.9%,主要由非歐盟市場驅動。這表明企業正在向關稅重的貿易走廊以外的全球買家轉變。不過,國內疲軟依然是一個問題,內部訂單幾乎下降了8%。工業情緒也有所減弱,盡管自4月以來產出保持穩定。

經濟學家指出,季度訂單的增長提供了一種韌性的衡量。若企業適應並轉向受影響較小的市場,結構性強度可能會持續。然而,5月份的頭條數據顯示,隨着即將到來的關稅和延遲的貿易明朗化,錯誤的餘地正在縮小。

政策和市場的宏觀風險

工廠數據給政策制定者和中央銀行家增加了壓力。在梅爾茨總理推動外交緊迫性和歐盟力求達成臨時協議的情況下,市場在雙方都感受到日益緊迫的壓力。

與此同時,歐洲央行和德意志聯邦銀行的政策制定者正在監測來自貿易成本、國內疲軟和全球不確定性的通脹趨勢。急劇的關稅升級可能會推遲降息或改變貨幣估值。德意志國債收益率和歐元可能會對任何協議,或缺乏協議,在七月截止日期之前做出劇烈反應。

對投資者和政策的意義

德國的工業結構正面臨新的壓力。工廠訂單的下降預示着如果關稅僵局持續,可能會出現更深層次的疲軟。但季度訂單和非歐盟需求的上升顯示德國有一定的靈活性。

對於投資者而言,歐盟-美國談判的結果可能預示着對工業股票、出口商或對沖交易的資金流入。制造業的健康狀況仍然是歐洲經濟形勢的關鍵風向標。未來一周將考驗政治和市場的韌性。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