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對衝競賽一次看:中國央行連續八個月增持黃金,川普公司比特幣 ETF 進入審批

在全球經濟格局日益複雜的今天,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的戰略對衝競賽正悄然上演。這場競賽不僅體現在傳統貿易和地緣政治領域,更延伸至黃金儲備和加密貨幣等新興金融戰場。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PBOC)連續八個月增持黃金,悄悄躋身全球最大黃金儲備行列。與此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接受美國總統川普媒體公司的比特幣和以太坊 ETF 申請,預示著加密資產與美國政治的深度融合。這兩大事件,共同揭示了全球金融體系中,黃金與加密貨幣作為戰略對沖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一、中國人民銀行:黃金儲備的戰略對沖

中國人民銀行永無止境的黃金購買行為,遠遠超出了「市場動盪時買入黃金」的傳統口號。

減少美元依賴: 透過增加黃金儲備,中國正悄悄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這是對未來貨幣波動和地緣政治困境的押注。

緩解人民幣波動: 經濟放緩、貿易爭端以及全球貨幣政策分化,給人民幣帶來了下行壓力。持有大量黃金儲備賦予了中國更大的彈性。這將有助於穩定人民幣,避免引起關注或引發恐慌。

二、美國:川普媒體公司比特幣 ETF 進入審批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日正式接受了川普媒體公司(Trump Media)的比特幣和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申請,此舉正式啟動了該機構批准或拒絕擬議基金的時鐘。這項申請不僅是加密貨幣市場的重大進展,更標誌著加密資產與美國政治的深度融合。

基金結構與託管: 該 ETF 提議透過紐約證券交易所 Arca 上市的股票為投資者提供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敞口,由加密資產支持,其中 75% 分配給比特幣,25% 分配給以太坊。該 ETF 將由 Foris DAX Trust Company 擔任託管方,資產管理公司 Yorkville America Digital 將擔任基金發起人。

對川普媒體的意義: 多支專注於加密貨幣的 ETF 的推出,可能會引發人們對川普媒體股票的濃厚興趣,並使其成為加密貨幣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的選擇。然而,這不太可能大幅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因為這仍然是一項極低利潤、燒錢的業務。這種加密貨幣策略可能會使川普媒體股票整體上成為一種波動性和投機性更強的投資。

SEC 在加密 ETF 方面的積極訊號: 這項申請是在大量其他加密 ETF 申請湧入的背景下提出的,據報道,SEC 正在探索加密 ETF 的簡化上市結構,這將使批准流程的很大一部分自動化。儘管 Solana ETF 等其他申請仍面臨延期,但 SEC 與發行方/交易所之間任何形式的互動都應該被積極看待。

川普政府的加密議程與比特幣未來: 7 月將出現兩項重大發展,這可能會影響比特幣在美國的未來。除了 Truth Social ETF 申請外,川普政府準備在 7 月 22 日左右發布一份全面的比特幣和數位資產政策文件。白宮消息人士稱,該文件可能包含創建戰略性比特幣儲備的建議——可能在更大範圍內效仿薩爾瓦多的模式。此外,文件中還可能包含一些提案,旨在確保加密貨幣公司透過聯準會的基礎設施獲得公平的銀行服務。

三、對沖競賽中黃金和加密貨幣的比較

並非只有中國在進行對沖;全球範圍內,對另類資產的興趣正在蓬勃發展。世界黃金協會(WGC)報告稱,5 月零售業對黃金的興趣減弱,但政府層級的購買依然強勁。所有這些黃金都來自各國央行,而非一般民眾。

同時,儘管遭遇一些拋售,比特幣仍堅守在 10.8 萬美元左右。其穩固的勢頭反映出,尋求投資組合保護的機構和投資者對比特幣的接受度日益提升。黃金具有穩定性、歷史悠久以及數百年的信任。加密貨幣則具有可訪問性、透明度和更快的全球轉帳速度;它是對沖工具箱中的現代萬能牌。

結語:

中國力推黃金儲備成長,標誌著一個關鍵轉變:即使是最強大的經濟體也在加倍投資多元化。這對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全球金融生態系統至關重要。上市公司對比特幣的採用率上升,受監管基金的興趣日益濃厚。這些董事會的討論都與同一個趨勢息息相關:在動盪的世界中建構穩定。當像中國人民銀行這樣規模龐大的銀行傾向多元化時,其他機構也紛紛關注。

中國對黃金的迷戀為其打開了更廣闊的大門,各國央行擁抱不同的價值儲存手段,有助於推動數位資產進入同一討論領域。反觀美國,加密貨幣正在成為廣泛「對沖工具」的一部分。對於加密貨幣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訊號:敘事正在轉變。這不僅僅是炒作,而是一種策略。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1
  • 分享
留言
0/400
哐哐赚vip
· 7小時前
坚定HODL💎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