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FHE、ZK和MPC:三大加密技術對比解析及應用前景
FHE、ZK和MPC:三種先進加密技術的比較
近期,我們探討了全同態加密(FHE)的工作原理。然而,許多人仍然容易將FHE與零知識證明(ZK)和多方安全計算(MPC)混淆。因此,本文將對這三種技術進行深入比較。
FHE、ZK和MPC概述
讓我們從最基本的問題着手:
1. 零知識證明(ZK):強調"證明而不泄露"
零知識證明技術旨在解決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在不披露任何具體信息的情況下驗證信息的真實性。
ZK建立在堅實的密碼學基礎之上。通過零知識證明,Alice可以向Bob證明她掌握某個祕密,而無需透露任何關於該祕密的信息。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Alice想向租車公司員工Bob證明她的信用良好,但她不希望提供銀行流水等詳細信息。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或支付應用提供的"信用評分"就可以視爲一種"零知識證明"。
Alice能夠在Bob"零知曉"的條件下,證明她的信用評分良好,而無需展示具體的帳戶信息,這正是零知識證明的精髓所在。
在區塊鏈應用中,我們可以以匿名幣爲例:
當Alice向他人轉帳時,她既要保持匿名,又要證明自己有權轉帳這些幣(以防止雙重支付)。爲此,她需要生成一個ZK證明。
礦工Bob在看到這個證明後,能夠在不知道Alice身分的情況下(即對Alice的身分零知識),仍然將交易記錄到區塊鏈上。
2. 多方安全計算(MPC):強調"如何計算而不泄露"
多方安全計算技術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不泄露敏感信息的前提下,讓多個參與方安全地進行聯合計算。
這項技術使得多個參與者(比如Alice、Bob和Carol)能夠共同完成一項計算任務,而無需任何一方透露自己的輸入數據。
例如,如果Alice、Bob和Carol想要計算他們三人的平均工資,但又不想泄露各自的具體工資數額。他們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每個人將自己的工資分成三部分,並將其中兩部分分別交給其他兩人。然後,每個人對收到的數字進行求和,並分享這個求和結果。最後,三人再對這三個求和結果求出總和,進而得到平均值,但卻無法確定除自己外其他人的確切工資。
在加密貨幣領域,MPC錢包就應用了這種技術。
以某些交易平台推出的簡單MPC錢包爲例,用戶不再需要記住12個助記詞,而是採用類似於將私鑰改造成2/2多重籤名的方式,用戶手機保存一份,用戶雲端保存一份,交易平台保存一份。
這樣,即使用戶不慎丟失了手機,仍然可以通過雲端和交易平台的部分來恢復私鑰。
當然,爲了提高安全性,一些MPC錢包支持引入更多的第三方來保護私鑰碎片。
基於MPC這種密碼學技術,多方可以在相互不需要完全信任的情況下,安全地使用私鑰。
3. 全同態加密(FHE):強調"如何加密才能外包計算"
全同態加密技術主要應用於以下場景:我們如何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使得加密後的數據可以交給不可信的第三方進行輔助計算,而計算結果仍能被我們正確解密。
舉個例子,Alice自身缺乏計算能力,需要依賴Bob來進行計算,但又不想向Bob透露真實數據。因此,她只能將原始數據引入噪音(進行任意次的加法/乘法加密),然後利用Bob強大的算力對這些加密數據進行處理,最後由Alice自己解密出真實結果,而Bob對內容始終一無所知。
想象一下,如果你需要在雲計算環境中處理敏感數據,如醫療記錄或個人財務信息,FHE就顯得尤爲重要。它允許數據在整個處理過程中保持加密狀態,這不僅保護了數據安全,還符合隱私法規要求。
在加密貨幣行業中,FHE技術能夠帶來一些創新應用。例如,某個獲得以太坊基金會資助的項目關注到了權益證明(PoS)機制的一個固有問題:
像以太坊這樣擁有100萬以上驗證者的PoS協議自然沒什麼問題。但對於許多小型項目來說,問題就出現了,因爲礦工天生傾向於"偷懶"。
理論上,節點的工作是認真驗證每一筆交易的合法性。但在一些小型PoS協議中,節點數量不足,而且常常包括一些"大節點"。
結果,許多小型PoS節點發現:與其花時間親自計算核實,不如直接跟隨大節點的現成結果。
這無疑會導致嚴重的中心化問題。
同樣,在投票場景中也存在類似的"跟隨"現象。
例如,在某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的投票中,由於某投資機構擁有大量投票權,導致它的態度對某些提案具有決定性影響。該機構投票後,許多小票倉持有者只能被迫跟風或棄權,無法真實反映整體意願。
因此,該項目利用FHE技術:
使PoS節點能夠在互不知曉對方答案的情況下,仍然利用機器算力完成區塊驗證工作,防止節點相互抄襲。
或者
讓投票者在互不知曉彼此投票意向的情況下,仍能通過投票平台計算出最終結果,防止跟風投票。
這正是FHE在區塊鏈領域的一個重要應用。
爲了實現這樣的功能,該項目還需要構建一個再質押(re-staking)協議。因爲某些現有協議未來將爲一些小型區塊鏈提供"外包節點"服務,如果再配合FHE,可以大幅提升PoS網路或投票的安全性。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小型區塊鏈引入這樣的解決方案,有點像小國自己難以管理內政,於是引入外國駐軍。
這也是該項目在PoS/再質押領域與其他項目的一個差異化之處。相比於一些早期項目,該項目起步較晚,最近才啓動主網,相對來說競爭壓力較小。
當然,該項目也在人工智能領域提供服務,比如使用FHE技術加密輸入給AI的數據,使AI能夠在不知道原始數據的情況下學習和處理這些數據,典型案例包括與某AI網路的子網合作。
總結
盡管ZK(零知識證明)、MPC(多方計算)和FHE(全同態加密)都是爲了保護數據隱私和安全而設計的先進加密技術,但它們在應用場景和技術復雜性方面存在區別:
應用場景:
技術復雜性:
在當今數字時代,我們所依賴的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沒有加密技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短信、外賣、網購等服務中的信息都可能輕易被竊取。就像沒有鎖的家門,任何人都可以隨意進入。
希望本文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區分這三種重要的加密技術,它們都是密碼學領域的明珠,各有特色和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