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加密項目"空氣幣"爲何能獲高估值 博弈論揭祕背後邏輯
加密貨幣領域的"空氣"項目爲何能獲得高估值?
在加密貨幣行業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僅有一個精美網站的項目卻能輕鬆籌集數百萬美元。這種現象並非偶然,也不完全是騙局,而是博弈論在背後發揮作用。
這種情況與美劇《硅谷》中描述的場景頗爲相似:那些沒有實際收入的公司往往比真正盈利的公司估值更高。投資者的解釋是,如果展示了收入,人們就會追問具體數字,而任何數字都會顯得不夠。但如果沒有收入,人們就可以自由想象無限的可能性。
加密貨幣行業將這一邏輯發揮到了極致:項目越虛無縹緲,籌集的資金反而越多。這並非系統漏洞,而是該行業最具盈利潛力的特點之一。
現實限制了估值
當一個項目擁有實際可用的產品時,就不得不面對一些令人不安的事實:
相比之下,如果一個項目只有白皮書,其潛在價值就只受限於人們的想象力。
這造成了一種奇怪的局面:真正努力開發產品的項目反而受到市場的懲罰。
完全信息博弈
在加密貨幣募資過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幾方:
對於沒有實際產品的項目創始人來說,最佳策略是:
描述越模糊,就越難被證僞。可用功能越少,暴露缺陷的機會也就越少。
爲何沒人要求更好的結果
博弈論中著名的"囚徒困境"揭示了人們爲何會做出損人不利己的選擇。加密貨幣投資也存在類似情況:如果每個人都要求看到可行的產品才投資,市場環境將會更加健康。
然而,任何等待的人都可能錯過早期的豐厚收益。最早入場的投資者通常獲利最多,即便項目最終失敗也是如此。
因此,每個投資者看似明智的行爲(僅憑承諾就早早入場),卻給整個市場帶來了不利的結果(重視噱頭而輕視實質)。
販賣夢想與現實
一個只在某平台發布過一篇文章的項目,可以宣稱將徹底變革一切,捕獲數萬億美元的價值。
而一個有實際代碼的項目則必須應對:
這就產生了所謂的"扯淡溢價"——因完全不受現實約束而獲得的估值溢價。
協同炒作
當沒人能分辨項目質量時,大家都會尋找相同的信號:
沒有產品的項目可以將所有資源用於制造這些信號,而不是進行實際開發。在加密貨幣領域,營銷的重要性往往超過開發。
現實案例:無產品的全明星陣容
加密貨幣領域有許多項目證實了上述理論:
某區塊鏈項目:在未推出主網的情況下就獲得了數十億估值,擁有狂熱的社區支持。這證明在加密貨幣領域,項目越不真實,人們就越能將夢想投射其上。
某高性能區塊鏈:宣稱每秒可處理16萬多筆交易,募資3.5億美元,但上線時每秒僅能處理4筆交易。技術宣稱所需的證據越少,獲得的資金就越多。
某生物識別項目:提出"提供生物識別數據換取代幣"的概念,吸引了風險投資人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這些案例都遵循一個模式:承諾越抽象或技術上越復雜,籌得的資金就越多,最終失敗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爲何這種情況難以改變
從邏輯上講,投資者應該要求看到可行的產品。但博弈論解釋了爲何這不會發生:
這就是爲何沒有產品的項目往往比那些真正開發實用產品的項目能籌到更多資金。
這不是遊戲規則出了問題,而是有人過於擅長利用這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