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廣場小夥伴們,福利不停,精彩不斷!目前廣場上這些熱門發帖贏獎活動火熱進行中,發帖越多,獎勵越多,快來 GET 你的專屬好禮吧!🚀
🆘 #Gate 2025年中社区盛典# |廣場十強內容達人評選
決戰時刻到!距離【2025年中社區盛典】廣場達人評選只剩 1 天,你喜愛的達人,就差你這一票衝進 C 位!在廣場發帖、點讚、評論就能攢助力值,幫 Ta 上榜的同時,你自己還能抽大獎!iPhone 16 Pro Max、金牛雕塑、潮流套裝、合約體驗券 等你抱走!
詳情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community-vote
1️⃣ #晒出我的Alpha积分# |曬出 Alpha 積分&收益
Alpha 積分黨集合!帶話題曬出你的 Alpha 積分圖、空投中獎圖,即可瓜分 $200 Alpha 代幣盲盒,積分最高直接抱走 $100!分享攢分祕籍 / 兌換經驗,中獎率直線上升!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2763074
2️⃣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ETH 鏈上挖礦曬收益
礦工集結!帶話題曬出你的 Gate ETH 鏈上挖礦收益圖,瓜分 $400 曬圖獎池,收益榜第一獨享 $200!誰才是真 ETH 礦王?開曬見分曉!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
這段話的核心,是把投資決策的“門檻”,和對未來的“預判”綁在了一起。
簡單說,機會成本就是“你選了A,就不得不放棄的B的收益”。所以做投資時,你能接受的最低回報率,其實藏着你對“未來可能遇到的B”的猜測。
就像巴菲特覺得,未來大概率還能遇到回報率超10%的好機會。這時候,如果現在手裏有個8%回報的項目,他就不願意投——因爲投了這個,萬一未來真的出現15%的機會,手裏的錢被佔住了,就等於虧了7%的潛在收益(15%-8%)。所以他給自己設的“門檻”是10%,本質是怕錯過未來更好的選項。
但如果情況變了呢?比如明確知道,未來市場利率長期維持在1%,意味着其他投資機會的回報率大概率也高不到哪去。這時候,“放棄未來機會”的成本變低了——就算現在投個5%回報的項目,未來可能也遇不到比這更好的,機會成本幾乎可以忽略。那之前設的10%門檻,自然就該往下調。
所以說白了,投資時我們心裏那道“不能低於多少回報才出手”的線,從來不是死的。它更像個動態的標尺:對未來機會越樂觀(覺得以後有高回報等着),標尺就抬得越高;對未來機會越謹慎(覺得以後沒什麼好選項),標尺就放得越低。
這本質上是在用對“明天”的想象,給“今天”的選擇劃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