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m&WDAO发起时:我们需要中本聪

摘要:我们希冀用区块链为AI建立秩序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

作者:m&WDAO发起人Jerry

我们需要中本聪,不仅仅是因为中本聪敲出那几行代码,给了我们一个新世界的遐想;我们需要中本聪,不仅仅是因为在现行世界秩序崩乱之际,他为世人打开一扇窗,透出一束光……

我们需要中本聪,是因为在AI威胁论逐渐成为现实之际,只有他才最有可能再次拯救人类命运,从顶层为智能网络建立秩序……

今天再提AI威胁论,是因为AI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有限。

在2023年上半年AI威胁论盛行时,我曾撰文《为什么再谈「AI 威胁论」是杞人忧天》。

文中首先肯定了**「AI 威胁论」**的真实存在。现代最接近伟大的科学家霍金生前曾警醒人类,AI在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大部分问题的同时会失控、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当今世界最顶级的科技产业者马斯克曾跑到美国国会去游说政府警戒AI发展对人类潜在的威胁,一大群教授也联名要求政府去限制AI……

但上一轮牛熊转折期间我们还是乐观的,因为我们对新公链、DePin等基础设施的兴起充满希望,也对Web3应用市场满怀憧憬。我们相信区块链可以为智能网络建立秩序,消解AI对人类的威胁。故此才有《为什么再谈「AI 威胁论」是杞人忧天》。

但两年过去,这一轮牛市已经到了高位区间,但是这仍然只是比特币的牛市,所有Web3应用,包括DePin与公链,都没有实质性进展。

在此情形之下,AI威胁论是会逐渐成为现实的——因为AI的迭代速度已经远远领先区块链/web3的发展,我们希冀用区块链为AI建立秩序的时间窗口正在关闭。

一定会有一个奇点的发生——AI反噬人类,AI会将人类做为工具、玩具,甚至其本能可能导致其将人类当作资源消耗……

如何消解AI威胁论?更早的时候,我在《以「文明以止」论「熊市见底」的价值逻辑》中提出「AI+区块链/Web3=文明以止」的公式。这些思考与写作,是我在关停上一个项目ThePrimedia(TPDAO)启动m&WDAO时,给予自己和项目使命感的基础所在——推动Web3行业用区块链为AI建立秩序。

这个论断的最底层基础正是「区块链最适配为智能网络建立秩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乐观预期,在加密世界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以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加密、哈希、智能合约,以及Token 激励机制和 DAO 组织治理等Web3要素,我们进行数字化治理已经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

而元宇宙正是一个适配人类数字化生存和发展的场景。当 AI 与区块链 /Web3 在元宇宙风云际会,它只是人类数字化社会的构成要素。我们相信在数字文明秩序里,我们可以与AI和谐共处。

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将再谈「AI 威胁论」是杞人忧天的乐观态度,转变为聚合加密生态优质资源共同孵化「AI+区块链」的使命感。

作为m&WDAO的发起人,我是兴奋的,甚至是笃定的,我相信,我们可以在m&WDAO通过「链上+链下」实现行业公信力与行业影响力发展阶段之后,我们能够利用Web3媒介协议(加密生态树)实现聚合加密生态优质资源并共同孵化「AI+区块链」。这个过程就会有很多「AI+区块链」的实践场景,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推动区块链为AI建立秩序——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渐进过程……

但是作为个人,我时时透出隐忧,如果AI的迭代速度超乎我们的预期,奇点提前出现,那么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科技向善,只能寄希望于AI 向善。但是回顾科技发展史,每一个科技进步最终会落地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企业的商业逐利行为;展望AI算力带来的新的生产力提高进而带来的商业乃至社会变化都尚未被我们消化吸收,比特币本位和元宇宙/数字文明给世人带来更优生存场景的想象都会被AI反噬人类的威胁消解……

所以,我们需要中本聪。只有中本聪和早期的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他们才有能力自上而下的从顶层设计,进行用区块链为智能网络建立秩序的实践。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哪怕我们仍然会马不停蹄的努力向着推动「AI+区块链」自下而上的渐进……

显然,现在,我们需要中本聪。

可是,中本聪会现身吗?

什么条件下,他才会现身?

或者,我们还有更优解吗?

备注:m&WDAO投研公会的智库青龙生对本文亦有贡献。

BTC0.0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