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代理技术崛起:2025年加密货币生态的新篇章

AI代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未来已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来到了2025年。尽管人工智能已经深入人心,但很多人对AI代理(Agent)的概念仍然存在误解。

实际上,要被称为"AI代理",一个系统必须遵循以下工作流程:

  1. 感知环境
  2. 分析情况
  3. 采取行动

以一个常见的AI代理项目为例,比如自动化加密货币投资,其运作原理如下:

  1. 感知:获取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2. 分析:评估新闻对特定币种的影响
  3. 行动: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买入或卖出操作

这个过程相当直观。

那么,我们日常使用的ChatGPT是否算作AI代理呢?

虽然ChatGPT自认为是一种AI代理,但它承认这只是广义上的定义。如果我们将AI代理的概念放宽到只需具备感知、决策和行动循环,那么ChatGPT可以被视为一种AI代理。然而,如果对AI代理的要求包括更丰富的感知能力和物理或系统层面的执行能力,那么ChatGPT更像是一个智能对话组件,而非完整的多模态或物理环境操作系统。

AI Agent赛道畅想: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里有一个微妙之处:

当我们想使用ChatGPT时,我们通常会说"我要用一下AI",而不会特意强调"我要用一下AI代理"。

因此,当我们提到"AI代理"这个术语时,往往是想强调一些特定的特征:

  • 它更专注于解决特定问题
  • 它需要获取更多来自现实世界的数据

专注解决特定问题

虽然对于未来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而言,GPT只是局限于生成对话的AI,是典型的垂直应用。

但就2025年的技术水平而言,GPT(以及其竞争对手如Gemini、Grok等)已经是当前时代的全能选手了。

因此,从定义角度来看,现在的AI代理需要比GPT更加专业化才行。

获取更多现实世界数据

AI代理需要具备主动获取现实世界信息的能力。

例如,另一个广为人知的AI代理AIXBT(Mindshare排名第一),无疑获取了大量来自现实世界的数据,如各种加密货币新闻,这使得这个紫色青蛙能够做出各种评论和预测。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AIXBT预言某种加密货币将在6小时内上线某交易平台,结果当晚真的实现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出AI代理的完整定义:

  1. 采用"感知-分析-行动"的处理流程
  2. 专注解决特定问题
  3. 利用更多来自现实世界的数据

了解了定义,我们才能开始深入探讨。

那么,AI代理究竟能做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实际上类似于"加密货币能做什么",是许多圈外评论家一直在质疑的问题。

我尝试使用了几个主流框架中的数十个AI代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AI投资

这类应用较为普遍,用户可以向AI代理的钱包存入资金,然后AI代理会根据实时新闻分析市场走势,自主做出买入或卖出决策。

个人观点:这个概念很有趣,但钱包安全性仍存在疑问。

2. AI虚拟伴侣

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GPT套壳应用。但与过去不同,现在的应用加入了一些人格限制。

例如,Eliza会反复强调自己是真实的女孩,而不是AI。

还有AVA,一个白发美少女形象,擅长制作视频并分析市场行情。

个人观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正确太强,事实证明,人们仍然偏爱某些特定形象。

3. 观点输出类

用户可以让AI代理针对特定主题发表评论。

比如AIXBT评论加密货币,甚至进行一些研究(如比较同领域的多个项目)。

再如Zerebro,虽然概念较为抽象,但整体给人一种每天发表怪论的疯狂艺术家的感觉。

还有一个著名的E/ACC(有效加速)评论家,有开发者创建了一个AI代理模仿他的说话方式,发布一些奇特的言论。

个人观点:尽管很多人质疑这类应用的存在意义,但要知道:在当前时代,只要有流量就有意义。

4. 虚拟偶像类

创建基于AI的虚拟偶像,可以发行音乐作品,例如Luna。

5. 预测类

某个项目专门为预测市场提供服务,这也可以看作是观点类的一个变种。

6. AI资源共享类

例如基于Eliza框架的FXN,其理念是为那些不愿支付各种AI会员费用的用户提供打包整合版服务,按次付费,以节省开支。

个人观点:这有点像AI版的拼团服务。

7. 其他类别

包括绘画、动图生成、音乐创作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总的来说,它们并没有超出目前AI产业界主流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范畴。

AI Agent赛道畅想: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么?

那么,AI框架又是怎么回事呢?

目前AI代理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这种景象与当年的ICO热潮、DeFi Summer颇为相似。

如果要做类比的话,AI16Z、Virtual、AVA等平台就相当于公链,利用它们的框架可以快速部署个人的AI代理。

当然,这些服务是需要付费的。

例如,如果要使用AI16Z/Eliza发布AI代理,需要向AI16Z的资金池分配一部分代币,并质押AI16Z的平台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AI16Z资金池的资金不断增加。

使用Virtual框架发布一个AI代理需要支付100枚Virtual币,并且要将自己的代币与Virtual配对成LP,这种模式类似于SOL之于某些项目。

AVA和Swarms的运作模式与前两者大致相似,但由于起步较晚,其生态系统相对不够丰富,不过也在积极发展中。

值得一提的是,AVA的前身是某交易平台孵化器中的一个AI项目Holoworld,果断转型为AI代理,专长于视频生成。

Swarms的创始人给人一种天才少年的印象,这个框架在传统领域已经运行多年,整体偏重技术,强调可以通过多个代理协作完成任务(这也是"蜂群"这个名字的由来)。

当然,还有一些花边新闻,比如Swarms的创始人曾被AI16Z的Shaw严厉批评技术不行,甚至用了一些不雅的言辞。

不过,话说回来。

应用是应用,代币是代币。

这些框架最重要的功能,或者说与传统AI框架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可以顺便帮助开发者发行代币。

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本质上这些AI框架也是对现有AI产业界框架的改造,属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产物,其最大的原创性在于发币模块。

想象中的AI开发者可能是OpenAI的创始团队成员,斯坦福博士,年薪百万美元。

而实际上的AI开发者可能更倾向于先发行代币再说。

因此,借助这些框架,如果你想发行一个AI代理,你的流程可能是这样的:

  1. 确定主题
  2. 选择喜欢的框架并付费
  3. 发行代币并上市
  4. 为AI代理创建社交媒体账号,用于发布内容
  5. 为AI代理添加更多功能(需要开发)
  6. 开发官网、建立社区、联系交易所
  7. 创立自己的AI框架
  8. 鼓励更多人确定新主题...

这个过程有点像修仙小说中的境界提升。

相应的估值可能是(仅供参考):

1块、100块、1万、10万、100万、1000万、1亿、10亿

相比之下,传统AI公司的发展流程可能是:

  1. 确定主题
  2. 融资
  3. 烧钱
  4. 融资
  5. 烧钱
  6. 融资
  7. 上市

你看,加密货币与AI的结合,实际上是直接帮你完成上市这一步。

这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字面意义上的"颠覆"。

AI Agent赛道畅想: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么?

此外,由于这些AI框架在二级市场表现出色(即使不上任何主流交易所也能达到10亿甚至20亿美元市值),它们成为了加密货币领域目前唯一的热门赛道。

如今,这个领域已经进入了万人空巷的阶段。

必须承认,短期内确实存在过热现象,如果有一个AI代理恐慧和贪婪指数,现在的贪婪指数至少达到90,甚至可能已经爆表。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圈外的真正AI开发者批评这些项目缺乏技术含量。

然而,我的观点是,加密货币的最佳用例就是【快速完成市场发现】,尽管这可能会带来一些泡沫。

优秀的产品和创始人可以迅速获得曝光和社区支持,而糟糕的产品和创始人则会立即面临来自市场的负面验证。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也许真的能孕育出让传统AI开发者意想不到的创新产品。

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人工智能能否真的拥有自我意识?它们会像电影《银翼杀手》中的仿生人一样思考吗?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未来20年、30年...甚至更远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现在的我们还难以想象。

AI Agent赛道畅想: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么?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闪电手续费vip
· 12小时前
又一次新闻炒热点的盲目煽动...数据显示99.8%的AI代理都是韭菜收割机
回复0
稳定币守护者vip
· 07-02 13:07
啧啧 又一个割韭菜的套路
回复0
ForkItAllvip
· 07-02 11:25
等等,这代理会帮我亏钱吗
回复0
GateUser-e51e87c7vip
· 07-02 11:25
诶差点让它割了
回复0
养老笑看大饼vip
· 07-02 11:25
割肉就在这一瞬间啊...
回复0
Rugpull Survivorvip
· 07-02 11:10
咋弄呢 真就让AI开始炒币了
回复0
LiquidationAlertvip
· 07-02 11:08
机器人会亏麻咯?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