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开启啦,现货、合约、Alpha齐上线!
📝 在Gate广场发帖,晒出你的交易体验或精彩截图,瓜分$1,000大奖池!
🎁 广场优质创作者5名,每人独享$100合约体验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浏览量前十再得$50奖励!
参与方式:
1️⃣ 关注 @Gate广场_Official
2️⃣ 带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创发帖(不少于20字,仅用活动标签)
3️⃣ 若分享到推特,请将链接提交表单: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单可多次提交,发布更多帖文可提升获奖机会!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条体验,都有机会赢取大奖!快在Gate广场show出你的操作吧!
DePIN投资新机遇:底层逻辑与分析框架全解析
DePIN投资逻辑探析:从零开始梳理新机遇
灰度在2024年初发布了一份DePIN研究报告,展示了一些头部DePIN项目及其市值情况。自2022年以来,DePIN和AI一直被视为加密投资的两大新方向。然而,DePIN领域似乎尚未出现一个真正具有标志性的项目。(虽然Helium被视为头部项目,但它的出现甚至早于DePIN这个概念;而表中的Bittensor、Render和Akash,更多被归类为AI赛道)
这表明DePIN赛道缺乏一个足够强大的龙头项目来开拓行业天花板。因此,DePIN赛道在未来1-3年内可能仍存在一些Alpha机会。
本文尝试从基础开始梳理DePIN的投资逻辑,包括为什么DePIN值得关注,以及提出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由于DePIN是一个涵盖多个子领域的综合概念,本文将采取较为宏观的视角来解释相关概念,同时也会给出一些具体案例。
为什么关注DePIN投资
DePIN不仅仅是一个时髦词汇
首先需要明确,将物理世界的基础设施去中心化并非一个花哨的想法,更不仅仅是"叙事炒作",而是可以落地执行的。DePIN中确实存在去中心化可以"实现"或"优化"某些场景的机会。
以下是两个简单例子:
在DePIN的主要赛道之一 - 电信领域,以美国市场为例,传统通信运营商通常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用于频谱许可证拍卖和基站部署,每个覆盖半径1-3公里的宏基站的部署成本高达20-50万美元。在2022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对3.45GHz频段5G频谱的一次拍卖中,某大型运营商就投入了90亿美元,成为投入最高的运营商。这种中心化主导的基建模式导致通信服务价格高昂。
而某移动通信项目通过社区众包的方式,将这个早期成本分摊至每个用户,个人仅需购买249美元或499美元的热点设备即可接入网络,成为"微运营商",通过代币激励驱动社区自发组网,从而降低总体投入。传统运营商部署一个宏基站的成本约为20万美元,而该项目通过部署约100个热点设备(总成本约5万美元)即可实现近似的覆盖范围,成本降低幅度约为75%。
另外,在AI数据领域,传统AI公司为获取训练数据,需要向社交媒体平台支付高达3亿美元/年的API费用,并且借助住宅代理和数据中心代理爬取数据。不仅如此,还日益面临越来越多的版权和技术限制,数据源的合规性和多样性难以保障。
某Web3项目通过分布式的Web Scraping破解了这一困局,允许用户通过下载浏览器扩展来分享闲置带宽,帮助抓取公开网页数据,并从中获得代币奖励。这种模式极大降低了AI公司的数据获取成本,同时实现了数据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性。据统计,目前共有来自190个国家的109,755,404个IP地址参与网络,日均贡献1,000 TB的互联网数据。
综上所述,投资DePIN这个方向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于:去中心化的物理基础设施有机会比传统物理基础设施做得更好,甚至是做到传统方式做不到的事情。
作为基础设施与用户端的交汇点
作为加密投资的两大主线,基础设施与用户端应用各自面临一些挑战。
基础设施项目通常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技术属性很强,例如ZK、FHE、MPC等技术有很高的门槛,市场认知存在一定脱节。二是除了常见的Layer1/2、跨链桥、质押等项目能直接触达终端用户外,大多数基础设施实际上是面向企业的。例如开发者工具、数据可用性层、预言机、协处理器等,相对远离普通用户。
这两点导致基础设施项目难以推动用户的心智占有,传播性较差。尽管优质基础设施有一定的产品市场匹配度和收入,能够自给自足度过周期,但在注意力稀缺的市场环境下,缺乏心智占有导致后期上币困难。
相比之下,用户端应用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在心智占有上有天然优势。但新概念容易被市场证伪,甚至在热点转移后可能迅速衰退。这类项目往往陷入从叙事驱动到短期爆发,再到证伪衰退的循环,且生命周期短。例如某些社交代币项目等。
增长、心智占有、上币都是这个周期被广泛讨论的问题。综合来看,DePIN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两方面困境,找到平衡点。
DePIN建立在物理世界的真实需求基础上,例如能源、无线网络等,优质的DePIN项目有坚实的产品市场匹配度和收入,不易被证伪,且容易被市场理解。比如某移动通信项目每月30美元的无限流量套餐,显然比传统运营商提供的方案更便宜。
DePIN同样有用户端的使用需求,可以捕获心智占有。例如用户可以下载某项目的浏览器插件贡献自己的闲置带宽,目前该项目已经触达了250万终端用户,且许多为非加密原生用户。其他赛道如eSIM、WiFi、车载数据等也是如此,与用户紧密相关。
DePIN投资框架
方向
从直观角度来看,5G和无线网络是大市场,车载数据和天气数据是小市场。从需求端看是否是刚需(如5G)或需求强烈。此外,由于5G等领域在传统市场的份额非常大,即便DePIN能够捕捉其中的一小部分,在加密市场的体量下来看,市场容量也相当可观。
产品
DePIN模型特别适用于资本要求高、进入门槛高、垄断格局明显且资源利用不足的行业。评估产品市场匹配度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在供应端,DePIN是否实现了原本无法实现的功能,或者比现有解决方案有显著优势(成本、效率等)。例如某地图数据采集项目所在的赛道,传统地图采集至少存在三大问题:
而该项目通过销售行车记录仪允许用户采集数据,利用众包模式将数据采集变为用户日常驾驶中就能完成的事情。通过代币激励引导用户,把资源优先投放到高需求区域。
在需求端,DePIN所提供的产品必须存在真实市场需求,最好有强烈的付费意愿。同样的例子,该地图项目可以把地图数据出售给自动驾驶、物流、保险等公司以及市政部门,关键需求得到验证。
关于硬件,可以从"制造-销售-分发-维护"几个环节来考虑:
**制造:**项目方自己设计制造硬件,还是采用现有硬件?例如某无线网络项目既提供两种类型的自有热点,也支持整合现有的WiFi网络。或者是计算和存储类的DePIN项目,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显卡和硬盘等。
**销售:**销售的明码标价,意味着用户会根据潜在收益来计算回本周期。某无线网络项目的家用移动热点售价249美元,某车载数据采集器售价1,331美元。
**分发:**如何分发?分发涉及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物流时效、运输成本,以及从预售开始的交付周期等。对瞄准全球范围的项目来说,不恰当的分发设计和手段可能极大拖慢项目的进度。
**维护:**维护硬件需要用户怎么做?一些设备可能存在折旧或者损耗的情况。最简单的维护例子是某带宽共享项目,用户只需要下载浏览器扩展,不要求其他操作;亦或是某无线网络项目的热点,只需要简单安装就可以持续运行。如果涉及到太阳能发电等,可能会更为复杂。
结合以上几点来看,最简单的模式是直接利用现有网络带宽,不需要制造和分发,用户无门槛开始,也不需要销售,有助于在项目早期快速扩展网络。
诚然,每个方向的项目对硬件的需求不同。但硬件关系到初始采用的摩擦。在项目早期摩擦力越小越好,随着项目的成熟,一些摩擦力可以带来留存和一定程度上的绑定关系。对初创团队来说,需要把控在硬件方面的路径选择和资源投入,逐步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
代币经济
代币机制设计是DePIN项目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环。与其他领域的项目不同,DePIN需要在早期对网络的各个参与方进行激励,因此需要在项目非常早期的阶段推出代币。这个话题适合另开一篇文章做一些案例研究,本文就不再展开。
团队
团队配比中,创始人至少需要以下背景各一名:一是曾在本领域的传统公司工作且有丰富经验,负责技术和产品等实际落地事项,二是加密原生,懂得代币经济和社区建设,区分加密用户和非加密用户的偏好和心智模型的异同。
其他
监管问题,例如在某些地区采集道路影像和数据可能涉及敏感问题。
小结
加密货币在这个周期并没有真正"破圈"的应用,似乎我们离圈外用户的采用还遥遥无期。一些加密应用提供的短期激励是用户使用他们的原因,但无法持久。而DePIN从底层衍生而来的经济效益有可能在用户侧替代传统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应用的可持续性,并且实现大规模采用。
尽管DePIN与现实结合的特性使得发展周期较长,但我们从某移动通信项目的发展中已经看到一些曙光:该项目与某大型运营商合作,用户设备可无缝切换至该运营商的全国5G网络,例如,当用户离开社区热点范围时,自动接入该运营商基站,避免信号中断。今年年初,该项目宣布与全球电信巨头合作,在墨西哥城和瓦哈卡州部署了5G热点,开始了在南美洲的扩张。该电信巨头在墨西哥的子公司拥有约230万用户,此次合作直接将这些用户接入该项目的5G网络。
除了上文讨论的内容,我们还认为DePIN有两个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