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开启啦,现货、合约、Alpha齐上线!
📝 在Gate广场发帖,晒出你的交易体验或精彩截图,瓜分$1,000大奖池!
🎁 广场优质创作者5名,每人独享$100合约体验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浏览量前十再得$50奖励!
参与方式:
1️⃣ 关注 @Gate广场_Official
2️⃣ 带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创发帖(不少于20字,仅用活动标签)
3️⃣ 若分享到推特,请将链接提交表单: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单可多次提交,发布更多帖文可提升获奖机会!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条体验,都有机会赢取大奖!快在Gate广场show出你的操作吧!
监管沙盒:区块链创新与风控的平衡术
监管沙盒:区块链行业的创新试验场
近期,香港证监会宣布将加密货币交易所纳入"监管沙盒",这一举措再次将区块链行业的目光聚焦到监管沙盒这一概念上。
监管沙盒最初由英国政府在2015年提出,旨在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让它们可以小规模测试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监管机构也可以在此环境中探索适合金融创新的监管方式,实现双方共赢。
这一理念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采纳。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相继建立了针对加密货币和虚拟金融的监管沙盒。在中国,除了香港之外,江西赣州、山东泰州、浙江杭州和广东深圳等地也开始了监管沙盒的探索。
在政府主导的监管沙盒实践中,赣州和香港的做法较为典型。2017年7月,赣州启动了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该园区鼓励区块链技术创新和金融应用创新企业入驻,并提供政策支持。目前,园区已建成2.5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香港的做法则更接近国际标准。香港证监会计划通过两个阶段的沙盒监管,探索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运作情况,并据此决定是否将其纳入监管范围。这种由最高监管机构推行的做法,使得政策实验的目标性和可推广性都较高。
然而,一些地方打着"监管沙盒"旗号的做法,实际上更像是政府主导的孵化园区。例如深圳、泰山等地的尝试,虽然冠以"监管沙盒"之名,但缺乏政府监管机构的直接参与,更像是产业园区或产业集聚的模式。
真正意义上的监管沙盒应该连接金融科技创新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两端,共同在特定范围内探索适合金融科技创新的新政策。单纯的园区建设或产业集聚,虽然可能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但对推动监管机制与金融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实质意义有限。
尽管如此,这些尝试也不无价值。它们可能为行业自律规范的形成提供土壤,进而影响未来的监管政策。但从目前已成立的区块链产业园区运营情况来看,达成这一目标仍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监管科技也成为新兴概念。监管沙盒被视为金融科技创新催生的监管科技的代表。然而,中国内地城市对监管沙盒的探索与国际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如何在鼓励创新和确保风险可控之间取得平衡,将是监管部门和行业参与者共同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