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金狗去哪了?加密市場流動性真相揭底”
曾幾何時,在24年大半時間,你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一個新項目“速通1億”,“小金幾千萬起步”,各類“土狗”開盤拉盤如同打雞血一般,一夜百倍、兩天歸零。
可如今,即便是在敘事紛繁、項目不斷的當下,加密市場卻明顯冷卻了一層——那些曾經“幾千萬小金起步”的項目去哪兒了?爲什麼現在連 100 萬的初始流動性都能勉強撐起開盤?
這不是敘事不夠熱,也不是項目質量變差,而是一個更底層的問題:
> 退出流動性消失了。
一、市場的核心邏輯:不是“進來的人”,而是“能不能出去”
所有投機市場都不是“有沒有人買”決定價格,而是“能不能賣出去”決定生死。
牛市中,項目方敢往池子裏塞幾千萬,是因爲他們知道:
上 CEX 是一個可以提供退出通道;
散戶對“新項目”極度興奮,只要敘事偉大,上車意願高;
做市商願意參與深度管理,爲主力提供滑點保護;
基金會和 VC 也會爲“數據好看”而主動引流、給流動性補貼。
簡而言之——“賣給誰”這件事,是有路徑的。
而現在,這個路徑斷了。
二、交易所失靈 + 散戶信任坍塌 = 流動性內循環
現在你發一個項目,想上交易所退出?
不好意思,交易所既不上你,也沒有二級用戶接盤。CEX 是靠現貨手續費和合約持倉盈利的,連交易所自己都不願做新幣交易區了。
那靠散戶接盤?
抱歉,大多數散戶現在對**“低市值+高FDV”**模式深惡痛絕,喫過虧、學過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