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貨幣市場的異化與困境近期參加完香港Consensus會議後,我與國內一些業內人士進行了交流。雖然熟悉的面孔依舊活躍,但整個市場的氛圍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種變化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異化"狀態。在當前的加密貨幣市場中,似乎只剩下一種主導性的商業模式:銷售代幣。這種現象與行業的健康發展方向背道而馳。理想情況下,加密貨幣行業應該由三個核心支柱支撐:價值創造、價值發現和價值流通。價值創造涉及技術創新和實際應用開發;價值發現包括風險投資和市場定價機制;價值流通則依賴於各類中間機構和意見領袖。這三個環節本應相互協調,共同推動行業前進。然而,現實情況是,價值創造和價值發現這兩個環節正在萎縮,而價值流通環節卻異常繁榮。許多項目方不再關注用戶需求和產品質量,風險投資也不再深入研究行業趨勢。整個市場似乎只剩下一個聲音:"如何銷售代幣?"這種情況導致了市場參與者的高度同質化。大多數機構都在想方設法從現有的存量資金中攫取利益。頭部資源方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利益共同體,而散戶投資者則成爲了這個體系的主要資金來源。更令人擔憂的是,創新創業者的消失。與過去不同,現在的項目方往往只追求上市後的差價收益,不再重視產品開發和價值創造。他們將大部分資金用於營銷和上市,而非研發和運營。這種做法可能在短期內帶來收益,但長遠來看,缺乏實質性創新將嚴重影響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這種"抽水經濟"模式看似讓各方都能獲利,但實際上正在侵蝕整個行業的根基。缺乏正向外部性的創新,導致中間商壟斷加劇,抽水比例不斷上升。最終,上遊的項目方因高風險低回報而退場,下遊的散戶投資者也因難以獲利而離開市場。然而,加密貨幣市場終究是一個週期性市場。樂觀者相信,在當前的低谷之後,真正的"價值之春"終將到來。技術革新、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將重新激發創新熱情。悲觀者則認爲,市場可能還需經歷一次更深層次的洗牌,才能迎來真正的重建。無論如何,行業從業者都將面臨一段充滿挑戰的時期。質疑、內耗、倦怠和自我懷疑可能成爲常態。但這正是市場的本質——週期即宿命,泡沫也可能是新機遇的前奏。未來或許充滿希望,但通往光明的道路可能會異常漫長和艱難。在這個過程中,堅持創新、保持理性和耐心將成爲行業參與者最寶貴的品質。
加密市場異化:代幣銷售主導 創新價值式微
加密貨幣市場的異化與困境
近期參加完香港Consensus會議後,我與國內一些業內人士進行了交流。雖然熟悉的面孔依舊活躍,但整個市場的氛圍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種變化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異化"狀態。
在當前的加密貨幣市場中,似乎只剩下一種主導性的商業模式:銷售代幣。這種現象與行業的健康發展方向背道而馳。
理想情況下,加密貨幣行業應該由三個核心支柱支撐:價值創造、價值發現和價值流通。價值創造涉及技術創新和實際應用開發;價值發現包括風險投資和市場定價機制;價值流通則依賴於各類中間機構和意見領袖。這三個環節本應相互協調,共同推動行業前進。
然而,現實情況是,價值創造和價值發現這兩個環節正在萎縮,而價值流通環節卻異常繁榮。許多項目方不再關注用戶需求和產品質量,風險投資也不再深入研究行業趨勢。整個市場似乎只剩下一個聲音:"如何銷售代幣?"
這種情況導致了市場參與者的高度同質化。大多數機構都在想方設法從現有的存量資金中攫取利益。頭部資源方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利益共同體,而散戶投資者則成爲了這個體系的主要資金來源。
更令人擔憂的是,創新創業者的消失。與過去不同,現在的項目方往往只追求上市後的差價收益,不再重視產品開發和價值創造。他們將大部分資金用於營銷和上市,而非研發和運營。這種做法可能在短期內帶來收益,但長遠來看,缺乏實質性創新將嚴重影響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這種"抽水經濟"模式看似讓各方都能獲利,但實際上正在侵蝕整個行業的根基。缺乏正向外部性的創新,導致中間商壟斷加劇,抽水比例不斷上升。最終,上遊的項目方因高風險低回報而退場,下遊的散戶投資者也因難以獲利而離開市場。
然而,加密貨幣市場終究是一個週期性市場。樂觀者相信,在當前的低谷之後,真正的"價值之春"終將到來。技術革新、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將重新激發創新熱情。悲觀者則認爲,市場可能還需經歷一次更深層次的洗牌,才能迎來真正的重建。
無論如何,行業從業者都將面臨一段充滿挑戰的時期。質疑、內耗、倦怠和自我懷疑可能成爲常態。但這正是市場的本質——週期即宿命,泡沫也可能是新機遇的前奏。
未來或許充滿希望,但通往光明的道路可能會異常漫長和艱難。在這個過程中,堅持創新、保持理性和耐心將成爲行業參與者最寶貴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