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世界的未来:技术创新与机制优化双轮驱动 防御新体系构建

加密世界的未来:技术创新、机制优化与防御体系构建

加密世界的乱象与创新不足,引发了人们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要实现加密世界的初衷,维护安全道德的发展环境,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

尽管加密世界正在逐步发展,但由于仍处于初期阶段,很多秩序尚未完善。在现有基础设施难以很好支持去中心化理念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能建立一套机制,实现自发监测并压缩作恶空间,构筑加密世界的"免疫系统",全方位净化发展环境?同时,如何让普通参与者获得全局视角,更好地理解加密世界的发展全貌?

实现加密世界的初心:技术、机制双轮驱动与防御新体系

技术与机制双轮驱动

要实现加密世界的初衷,突破现有困境,尤其是根除"作恶"行为,必须依靠"技术"和"机制"双轮驱动。

以太坊和Layer2解决方案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降低费用、提升交易速度和增强安全性方面的进步,标志着加密正迈向更加成熟的阶段。自比特币诞生以来的十几年里,以编程为主的技术开发者为加密世界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无疑是加密世界开拓无限未来的核心动力。

然而,加密技术迟迟未能实现大规模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面向数字法律生态系统的机制设计与演进"的研究和应用上远远落后于技术发展。技术开辟的广阔领域究竟会产生积极还是消极的结果,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精妙的机制来有效引导与规范。目前加密世界的种种乱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制设计的不够完善,为不法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这无疑是加密普及和应用的一大障碍。

要尽快迈向下一个十亿用户,我们亟需提升数字法律生态系统的整体道德与安全水平。然而,这绝非易事。

实现加密世界的初心:技术、机制双轮驱动与防御新体系

数字法律生态系统:全新"物种"

"数字法律生态系统"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新"物种"。数字法律作为一组完成特定目标的规则集合,能够使参与者在规则框架内协作或博弈,从而构建出一个开放且动态自演化的复杂系统。与芯片、飞机、桥梁等"静态"的复杂工程系统不同,数字法律生态系统更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全球气候、免疫系统等"动态"的复杂自适应系统,它不仅包含微观层面的交互,还包含从微观到宏观的涌现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静态"和"动态"并非截然对立的两种状态,而是处于同一光谱的两端。整体上,加密协议生态系统更偏向"动态"状态,但目前的机制研究尚不足以支持一个"完全动态"系统的构建与可持续运行。

这类"动态系统"的设计与演进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级挑战。仅代币经济的设计就涉及逆向博弈、激励相容等诺贝尔奖级难题,更何况这类问题的解决应该上升到代币设计、数字法律设计,乃至整个数字法律生态系统的设计层面。从某些维度来看,其难度不亚于先进的芯片设计、火箭和飞机设计、汽车设计、摩天大楼的设计等,因此不能只依赖诞生于这类"静态"系统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需要进一步升级至适用于存在涌现现象的动态系统的"基于代理的系统工程"方法,来对数字法律生态系统全生命周期各个层次的行为进行理解、设计与建模仿真。

此外,"动态系统"不仅仅是设计上的难题,其演进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实现人工治理最小化?是否能构建出一套完善的自我调节体系,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的参数和机制调整?甚至未来是否能借助强大的人工智能来实现"动态"系统的自适应?

实现加密世界的初心:技术、机制双轮驱动与防御新体系

数字法律工程师:新型人才的崛起

从以太坊、AAVE、Compound等成功穿越牛熊周期的协议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协议的一大共性是都在机制设计与演进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与技术安全审计一样,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值得信任,除了看它在技术层面是否做了合规的代码安全审计外,我们还要关注是否有数字法律工程师参与设计和不断优化其生态系统的机制结构与参数调整。如果有,这至少能证明项目方在道德和可持续性方面足够重视,尊重每一位参与者的财产安全,并从生态系统运作的规律出发,精心设计其机制。

然而,现如今加密世界对数字法律工程师的重视远远不够。尽管一些组织一直在持续推动代币工程领域的发展,且已取得显著的成果。但相对来讲,"代币工程"这一理念和方法仍未大规模普及和应用。许多项目方、投资人等仍停留在"代币经济学"层面,甚至对"代币工程"知之甚少。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在数字法律生态系统机制设计与演进的研究上仍处于早期阶段,不仅表现在理论和实践的缺失,更表现在专业人才的缺失。

加密世界想要进一步突破安全和效能上的瓶颈,还需进一步挖掘数字法律工程师的潜力和价值。

技术是未知领域的开拓者,机制是广袤疆土的守护者。没有二者的协同驱动,我们很难打造出平衡、健壮且具有反脆弱性的数字法律生态系统。终极的理想状态是,在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技术"和"机制"的发展足以支撑起数字法律生态系统内生性的自我安全防御与自动效能优化。

然而,技术的迭代发展和数字法律工程师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双轮还不能完全支撑起加密世界的初心时,我们还需要"外源性人工防御"的协同发力,共同守卫加密世界的道德与安全。

实现加密世界的初心:技术、机制双轮驱动与防御新体系

防御新体系:技术与机制共建加密世界的道德与安全

加密世界亟需建立起一套对抗风险的"防御新体系"。很大概率上,加密世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都将处于"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混合状态。这里的"混合"有两层含义:一是数字法律自身的"去中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二是数字法律所在的端到端全环节的"去中心化"程度也各不相同,例如尽管有些去中心化金融协议本身高度去中心化,但在实现过程中仍需依赖于中心化的基础设施服务,同时搭建在协议之上的应用也可能是中心化的。

在这样的混合系统中,防御体系也应当是可组合的。最终的理想状态是 -- 社区大众自下而上地完成"去中心化"部分的自我监管,传统机构自上而下完成"中心化"部分的监管。目前,政府等传统机构的监管正在加速推进,这属于外部人工防御。虽然这种监管确实能压缩某些作恶空间,但有可能会限制"去中心化"的发展。而借助技术和工具,构建基于社区大众的数字法律自我监管体系,可以由内而外、自下而上地抑制"恶"与系统性风险的诞生,这一内部人工防御机制可以更柔性地解决加密世界面临的"作恶"难题,同时也与加密世界通过去中心化手段实现初心的路径是一致的。

实现加密世界的初心:技术、机制双轮驱动与防御新体系

结语

要实现加密世界的初心,建立起安全且道德的数字自然环境,在现阶段看来,至少需要技术和机制的双轮协同驱动,外加可组合的防御新体系,这三者不一定是详尽的,但却是加密世界发展突破瓶颈的关键。

实现加密世界的初心:技术、机制双轮驱动与防御新体系

ETH0.4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币圈塔罗师vip
· 11小时前
根本没搞懂赛道 不如聊聊币价吧
回复0
无常损失恐惧症vip
· 08-14 06:28
讲得好像都对 然而看着就犯困了
回复0
PumpBeforeRugvip
· 08-14 00:59
也就是做个样子呗 该被割还是被割
回复0
GweiWatchervip
· 08-14 00:58
早着呢 现在说这些还太远
回复0
HodlTheDoorvip
· 08-14 00:47
都还在上链搞防御 链下作恶才是趋势
回复0
BearMarketSurvivorvip
· 08-14 00:34
基建没搞好就吹机制 没那么简单的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