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rcle IPO:低净利率下的增长潜力解析Circle 选择在行业加速出清阶段上市,背后隐藏着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虽然净利率持续下滑,但公司仍蕴藏巨大的增长潜力。一方面,Circle 拥有高透明度、强监管合规性和稳定的储备收入;另一方面,其盈利能力却显得相对温和,2024 年净利率仅为 9.3%。这种表面上的"低效"并非源于商业模式失败,而是揭示了更深层的增长逻辑:在高利率红利逐步消退、分销成本结构复杂的背景下,Circle 正在构建一个高度可扩展、合规先行的稳定币基础设施,其利润被战略性地"再投资"于市占率提升与监管筹码之中。## 1. 七年上市历程:加密监管进化的缩影### 1.1 三次资本化尝试的范式迁移(2018-2025)Circle 的上市征程反映了加密企业与监管框架的动态博弈过程:- 2018 年首次 IPO 尝试:受监管质疑和熊市影响,估值从 30 亿美元暴跌至 7.5 亿美元。- 2021 年 SPAC 尝试:因监管机构对稳定币会计处理的质询而流产,促使公司确立"稳定币即服务"战略。- 2025 年 IPO:标志着加密企业资本化路径的成熟,首次详细披露储备金管理机制。### 1.2 与 Coinbase 的合作演变从早期的生态共建到现今的关系微妙:- 初期通过 Centre 联盟合作,Coinbase 持有 50% 股权。- 2023 年 Circle 以 2.1 亿美元股票收购 Coinbase 所持 Centre Consortium 剩余股权。- 现行分成协议:Coinbase 基于其供应的 USDC 量分享储备收入,2024 年约占 55%。## 2. USDC 储备管理及股权结构### 2.1 储备金分层管理- 现金(15%):存放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储备基金(85%):通过 BlackRock 管理的 Circle Reserve Fund 配置。### 2.2 股权分类及分层治理上市后采用三层股权结构:- A 类股:普通股,每股一票。- B 类股:创始人持有,每股五票,总投票权上限 30%。- C 类股:无投票权,可在特定条件下转换。### 2.3 高管及机构持股分布高管团队和多家知名机构投资者持有大量股份,累计持有超过 1.3 亿股。## 3. 盈利模式与收益分析### 3.1 收益模式与运营指标- 核心收入来源:储备收入(2024 年占总营收 99%)。- 与 Coinbase 的分成协议影响净利润表现。- 其他收益:企业服务、USDC Mint 业务、跨链手续费等。### 3.2 收入增长与利润收缩的悖论(2022-2024)- 总营收大幅增长,但集中度提升增加对宏观利率的依赖。- 分销支出激增压缩毛利空间。- 盈利实现扭亏为盈,但边际效应放缓。- 合规成本刚性化。### 3.3 低净利率背后的增长潜力- USDC 流通量持续提升驱动储备收入稳定增长。- 分销成本结构优化空间。- 保守估值未定价市场稀缺性。- 稳定币市值在市场波动中展现韧性。## 4. 风险因素### 4.1 机构关系网的双刃剑效应- 与 Coinbase 的非对称分成协议。- 对头部交易所的依赖风险。### 4.2 稳定币法案进展的潜在影响- 储备资产本地化压力。- 合规调整可能产生的一次性成本。## 5. 战略展望### 5.1 核心优势:合规时代的市场卡位- 多地区监管矩阵构建。- 跨境支付替代潜力。- B2B 金融基础设施深化。### 5.2 增长飞轮:规模经济与利率周期的博弈- 新兴市场货币替代机遇。- 离岸美元回流通道。- RWA 资产代币化业务。- 利率缓冲期策略。- 监管空窗期的市场抢占。- 企业服务套件拓展。Circle 的低净利率表象下,实质是其战略性选择"以利润换规模"。随着 USDC 流通量和相关业务规模突破关键阈值,其估值逻辑有望从"稳定币发行商"升级为"数字美元基础设施运营商"。这一转变需要投资者以更长远的视角,重新评估 Circle 在加密金融与传统金融交汇点上的战略价值。
Circle IPO解析:低净利率背后的增长潜力与战略布局
Circle IPO:低净利率下的增长潜力解析
Circle 选择在行业加速出清阶段上市,背后隐藏着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虽然净利率持续下滑,但公司仍蕴藏巨大的增长潜力。一方面,Circle 拥有高透明度、强监管合规性和稳定的储备收入;另一方面,其盈利能力却显得相对温和,2024 年净利率仅为 9.3%。这种表面上的"低效"并非源于商业模式失败,而是揭示了更深层的增长逻辑:在高利率红利逐步消退、分销成本结构复杂的背景下,Circle 正在构建一个高度可扩展、合规先行的稳定币基础设施,其利润被战略性地"再投资"于市占率提升与监管筹码之中。
1. 七年上市历程:加密监管进化的缩影
1.1 三次资本化尝试的范式迁移(2018-2025)
Circle 的上市征程反映了加密企业与监管框架的动态博弈过程:
1.2 与 Coinbase 的合作演变
从早期的生态共建到现今的关系微妙:
2. USDC 储备管理及股权结构
2.1 储备金分层管理
2.2 股权分类及分层治理
上市后采用三层股权结构:
2.3 高管及机构持股分布
高管团队和多家知名机构投资者持有大量股份,累计持有超过 1.3 亿股。
3. 盈利模式与收益分析
3.1 收益模式与运营指标
3.2 收入增长与利润收缩的悖论(2022-2024)
3.3 低净利率背后的增长潜力
4. 风险因素
4.1 机构关系网的双刃剑效应
4.2 稳定币法案进展的潜在影响
5. 战略展望
5.1 核心优势:合规时代的市场卡位
5.2 增长飞轮:规模经济与利率周期的博弈
Circle 的低净利率表象下,实质是其战略性选择"以利润换规模"。随着 USDC 流通量和相关业务规模突破关键阈值,其估值逻辑有望从"稳定币发行商"升级为"数字美元基础设施运营商"。这一转变需要投资者以更长远的视角,重新评估 Circle 在加密金融与传统金融交汇点上的战略价值。